张炎元,神农架林区新华林场郑家河护林站党支部书记、站长。他二十三年如一日,坚守大山,以站为家、以林为业,用脚步丈量着这片4万多亩的森林资源。
每天吃过早饭,张炎元便和同事背上“装备”,挎上望远镜,手握“拐杖”,往森林深处走去,一天的巡林任务就这样开始了。
20多年来,张炎元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,森林里的哪道沟、哪条渠、哪棵树,他都心中有数。天保工程实施前,这里伐过很多木头,留下了很多“天窗”“漏洞”。为将这些“天窗”“漏洞”补上,他自费购买了小铁锹,将小树苗移植过来,就这样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把这些“天窗”“漏洞”补上了。
“我们每天巡山步行最少20公里以上,每年穿坏5双鞋。这不算什么,最怕的是下雨天,湿滑,山上滚石头,一不小心就摔得个‘狗吃屎’,脸上、腿上、手上全是伤,血流不止,那样子挺难受的,但为了这片深爱的森林,我从没有放弃的念头。”张炎元告诉笔者,刚来这里,无论是交通条件还是这里的城市建设都与自己的老家鄂州相去甚远。当时的张炎元心理落差很大,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里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。清晨在鸟鸣中醒来,傍晚在云雾中睡去,巡林中有清清的河水、撒欢的猕猴、成群的野猪等,还经常碰到各种珍贵的药材和国家重点?;ひ吧铩L乇鹗?000年以来,神农架实施天然林资源?;すこ毯螅又饫锏睦习傩毡;ひ馐恫欢显銮?,使得这里的野生动物不断增多。

在神农架林区新华林场郑家河巡护途中,张炎元(左一)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护林职工学习 魏家锋摄
作为郑家河护林站党支部书记,除了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外,张炎元还经常利用巡山休息时间,组织巡林的护林员学习各级文件精神和林业法律法规,并带头谈体会,交流心得,让每一名干部职工在巡山途中多学习一些党的方针、政策,以补足精神之钙。
一年7000多公里,张炎元用双脚丈量着神农架的森林资源,也成了辖区里的“活地图”。
“‘活地图’不是一天养成的。我也曾经迷过路。”张炎元回忆道,“那是2002年的一天,当时在护林站下辖的迷魂倘这个地方,海拔2000多米,有一处位置还探得不是特别清楚。不巧的是一到那里就起了雾,又下起雨,手上也不像现在有可以定位的手机,心里着实有点慌。不得已,我参照老经验,爬到树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