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:城市公园有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。昆明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等一系列生态措施,净化着滇池内的水体,并强力推进滇池?;ぶ卫?。
前言:一座公园就是一段历史,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,还具有美化城市、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。高质量的公园,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。
当记者走进位于环湖东路面湖一侧的斗南湿地时,看到的是红嘴鸥肆意翱翔,脚下碧草如茵、眼前清波漾漾的一幅冬日美景。自2015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,“要综合推进滇池、洱海、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”以来,经过多年的努力,昆明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等一系列生态措施,净化着滇池内的水体,并强力推进滇池?;ぶ卫怼笆濉惫婊汀叭旯ゼ帷毙卸?,从而实现习总书记“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”的指示精神。
利用湿地改善水体 效果明显
据云南滇投的工作人员介绍,斗南湿地从2016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,已建成项目占地约650亩,其中绿化面积298.8亩,水域面积约297.64亩。园区北侧与官渡王官湿地相连,西侧傍水而建。湿地以恢复湖滨生态系统为出发点,在“四退三还”基础上,对项目范围内蔬菜、花卉大棚进行拆除,同时对彩龙村进行搬迁安置,湿地建设通过三种景观化的方式拆除了阻挡水流通的防浪堤,重新连接了陆地―湿地―滇池生态系统,并因地制宜对地形进行整理,使湿地库容达到14万方,将洛龙河水质净化厂一级A标的尾水引入湿地,通过湿地净化3-5天后以优于地表Ⅳ类水质进入滇池,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。
斗南湿地内分布乔木30种,球类植物18种;灌木12种;地被及潜水、挺水植物34种;新种植高大乔木5200株,其中新引种1400株的水杉成为了滇池边一道新特色景观。并完整保留了柳堤的历史原貌,柳堤全长2公里,环绕滇池,形成了乔、灌、地被及水生植物呈梯次配置,传承了昆明记忆,成为市民眺望西山风景区的绝佳位置。通过乔灌及湿生植物的优化搭配,